本篇文章由國家醫學考試網整理推薦:希望大家能夠喜歡!
排卵的過程和周期
①卵母細胞完成第一次減數分裂;
②形成排卵孔;
③卵子排出。排卵多發生在下次月經來潮前14日左右。
3.黃體形成及退化排卵后卵泡液流出,卵泡壁塌陷,卵泡顆粒細胞和卵泡內膜細胞向內侵入,周圍有卵泡外膜包圍,共同形成黃體。在LH排卵峰作用下進一步黃素化,形成顆粒黃體細胞及卵泡膜黃體細胞。排卵后7~8日(相當于月經周期第22日左右),黃體體積和功能達高峰,直徑1~2cm,外觀色黃。若卵子未受精,黃體在排卵后9~10日開始退化。黃體退化時黃體細胞逐漸萎縮變小,周圍的結締組織及成纖維細胞侵入黃體,逐漸被結締組織取代,組織纖維化,外觀色白稱為白體。排卵日至月經來潮為黃體期,一般為14日。黃體功能衰退后月經來潮,此時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發育,開始新的周期。
此文章是由國家醫學考試網(www.bunkostyle.com)收集和整理,部分文章來自互聯網,如不慎侵犯貴方版權,請與我們聯系QQ:1240620051,我們將及時處理!—— 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及原始鏈接,謝謝合作!